2023年9月9日-12日,由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舉辦的2023世界肺癌大會(WCLC)在新加坡召開。WCLC是致力于肺癌和其他胸部惡性腫瘤的多學科腫瘤學會議,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700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肺癌及其他胸部惡性腫瘤的前沿成果及診療技術。作為臨床蛋白質組學領航者,譜天生物受邀攜基于蛋白質組學的早期肺癌臨床轉化合作研究成果亮相此次盛會。
本次WCLC大會正值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中國肺癌防治聯盟(CAALC)三大學會合作的WCLC聯席會議成立10周年,很多學者將其稱為“中國專場”,主題為“創新驅動肺癌管理”,吳一龍教授、白春學教授、周彩存教授、Karen Kelly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吳一龍教授(左)與譜天生物宋雷博士(右)合影
本次專場內容的設置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共邀四位中西學者分別從歐美和中國視角出發,就肺癌早診、圍術期免疫治療、新型免疫藥物的開發以及罕見驅動基因陽性臨床試驗等方面進行專題報告;第二部分為來自中國專家的口頭報告以及壁報分享,在壁報討論環節中,譜天生物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海虹教授團隊合作的研究成果有幸入選中國六項精選壁報之一,獲得專家學者的深入探討與交流。
參展壁報
Proteomics-based Predictive Model for the Increased Brain Metastasis Risk in Resected 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EGFR Mutation
楊海虹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文標題:基于蛋白組學模型預測EGFR突變肺腺癌患者術后腦轉移風險的增加
腦轉移患者預后差,辨別腦轉移高危患者并進行有效干預對于減少或延緩腦轉移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楊海虹教授團隊構建了一種蛋白質標志物預測模型來精確預測攜帶EGFR突變的肺腺癌患者術后腦轉移風險,這對于臨床初次手術后的患者個體化精準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還發現,脂質代謝可能與EGFR 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腦轉移復發密切相關。
A Proteomics-Annotated Risk Model to Predict Recurrence in Stage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黃瑩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文標題:基于蛋白組學的Ⅰ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后復發風險預測模型
腫瘤蛋白組學和臨床病理特征的整合可以提高Ⅰ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后復發風險預測的準確性。對術后患者進行復發風險分層將有助于醫生制定患者的個性化隨訪方案,包括復查周期和輔助治療的應用。
Ⅰ期肺癌患者術后復發風險預測產品
PT-L1TM
ProteinT-Lung1TM (PT-L1TM)采用液相質譜聯用(LC-MS/MS)技術對患者腫瘤組織進行蛋白質組學檢測,基于譜天生物自主開發的肺癌I期復發風險模型計算患者復發風險評分,評估患者術后 5 年復發風險。基于PT-L1TM預測的低、中、高復發風險患者 5 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98.8%、64.3%、13.3%,其陰性預測值(NPV)高達98.75%。對于模型預測的中高復發風險患者需增加隨訪與復查頻率,合理干預,可實現復發的早診早治,延長生存期,避免治療延誤;對低復發風險患者按照常規隨訪方案進行隨訪,則可降低篩查成本,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及經濟負擔。為臨床醫生和患者制定更個性化的篩查方案和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2023 世界肺癌大會(WCLC)內容不僅涵蓋肺癌預防、篩查、分期和治療等方面的最新進展,更有臨床前腫瘤生物學等研究成果,為中外學者搭建了交流與合作的橋梁。譜天生物深耕于蛋白組學等多組學領域,致力于腫瘤的早篩早診、復發監測、伴隨診斷等解決方案的研究,期望能與更多同道一起,為世界肺癌領域的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力量!